來源:荊門日報 原文鏈接
荊門日報報通訊員 趙正旺 李飛宇 伍悅
閱讀提示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面對全球數字經濟浪潮,我市組織開展了數字經濟發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調查,并掛牌成立了數字經濟生態聯盟,吹響了人工智能、大數據、電子信息等一批數字產業集群的號角。
6月13日至15日,市經信局聯合調查專班,深入各縣(市、區),對17家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先后進行7場座談,傾聽了36家企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的情況及意見建議。
數字支撐促發展
走進湖北玲瓏輪胎生產車間,一輛輛無人叉車來回轉運碼箱,一臺臺智能設備自動有序生產輪胎,近萬平方米的大車間,僅有5名設備管理人員。車間管理員徐航林介紹,輪胎的智能化生產是通過數字控制實現的,只要設置好輪胎的重量、尺寸、材料等數字,智能設備便實現自動化生產,遇到異常,設備便自動停產。像這樣的智能化生產,玲瓏輪胎已經全面普及。
玲瓏輪胎的數字化生產實踐案例,實現了以數字技術直達連接與產業鏈協同,被收錄進入長江商學院最新出版的專著《賦能未來:智能商業時代的企業創新實踐》,為中國企業在當前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尋找前行的方向、提供實踐參考。
數字企業不是一家企業的開會,而是創新前行者的通行誓言。據市經信局不完全調查,京山輕機、格林美、億緯動力等全市10%企業完成初步數字化轉型,金龍泉、伊戀、弘毅等10%企業正在或有意愿數字化轉型。
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原因看,分為以下5種類型:高位起步型,即新上的項目,大多起步就實現了數字化轉型,如雄韜鋰電;客戶牽引型,即下游客戶要求,不得不數字化轉型,如航特裝備;痛點推動型,即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為了方便管理和生產,不得不數字化轉型,如凱龍股份;政策引導型,省、市出臺的相關數字化轉型補貼政策,促進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生態助力型,通信運營商等生態合作伙伴多次到企業宣傳推廣數字化轉型,進而促使企業數字化轉型。
搶占數字企業先機,創造“風口下豬飛”的奇跡,各縣(市、區)也沒閑著。鐘祥建成了京東數字經濟產業園并投入了運營,目前園區已落地企業16家,正在注冊企業1家,開通京東、抖音、微信視頻號直播渠道,上行產品10余種。漳河正在建設移動大數據中心項目,為全市提供數據存儲和計算服務。掇刀正在建設國際能谷·鋰電小鎮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及平臺項目。京山正在積極引進中國終極科技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數字經濟科教城項目,主要建設數字經濟企業總部基地、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區、數字經濟新零售電商基地、產教融合科研成果轉換器等四個板塊,打造京山數字經濟科教城。宋河精細化工產業園投入資金600萬元建成集安全、環保、應急、公共服務于一體的智慧園區平臺。
圍繞數字企業建設開展服務,眾多平臺公司也沒閑著。為滿足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企業需要不斷更新或升級的軟件、硬件和網絡支持。軟件包括各種數字化平臺和系統,如客戶關系管理(CRM)、企業資源計劃(ERP)、供應鏈管理(SCM)等,可以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各個環節,如客戶體驗、業務流程、數據分析等。硬件包括計算機、服務器、存儲設備等,可以提供穩定、高效的基礎設施支持。網絡包括光纖網絡、無線網絡(4G、5G)等,可以提供穩定、高效的網絡支持。
湖北美滿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代理商、荊門政協網上辦理支招人劉元錫說,新基建的全面普及,數字企業的信息通道早已完成;一些平臺公司在我市布局多年,全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有所起色。但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必須在數字企業運行質量上下功夫。他建議,平臺公司要做好數字企業頂層設計,在經濟規律、社會規律、自然規律上下功夫,當好規律的行家里手;要在“顧客就是上帝”認知上下功夫,熟知企業管理流程、工藝流程、生產流程、技改流程,等等,真正把管理者、經營者的心愿,借助信息化的力量,轉化成服務發展的硬動力。
仍有難題待突破
當前,數字產業集群化發展還面臨著各地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差異較大,難以實現協同發展等問題。
資金人才支撐不足。資金方面,在企業做數字化轉型的時候,需要針對老舊產線、流程或不符合數字化轉型要求的設備做改造升級,資金投入較大,資金周轉困難。人才方面,數字化轉型方面的人才缺乏。主要原因有:一是企業人才需求的缺口主要在能夠立刻擔當重任的熟手,但企業缺乏培養人才的意識和能力;二是荊門本地的信息化人才存量少,很難滿足企業的需求;三是整個荊門市缺乏留住人才的環境和誘惑力,比如薪資水平、人文環境等;四是企業與本地高校、周邊高校的互動較少,企業的需求與高校的培養目標存在差異,定向培養、訂制化培養的發展之路沒有打開;五是學校人才與企業之間缺乏一個中間交流平臺,很難縮小各自需求之間的差距,學生不愿留、企業不愿要。
部分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不足。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認知不足是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許多企業還沒有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或者對數字化轉型的概念、方法和路徑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缺乏戰略眼光。企業由于缺乏戰略眼光,沒有意識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沒有將數字化轉型納入企業的戰略規劃中。二是傳統思維的制約。企業受傳統思維和經營模式的制約,對數字化轉型的概念、方法和路徑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識。三是技術能力的限制。企業由于技術能力的限制,無法掌握數字化轉型所需的先進技術和工具,或者無法實現數字化轉型各個環節的協同和整合。四是組織變革的困難。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面臨組織變革的困難,難以打破傳統的組織結構和部門壁壘,實現數字化轉型所需的跨部門、跨領域的合作和協同。
企業信息化管理體系架構不完善。部分企業無負責信息化的專職部門和人員;部分企業即使有,也是由辦公室或其他部門兼顧,無負責信息化的專職部門和人員;只有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有負責信息化的專職部門和人員,但相關部門在企業話語權不夠,推動相關工作困難重重。原因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缺乏整體規劃。企業缺乏整體信息化規劃,未能將信息化與企業戰略和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導致信息化管理體系零散、混亂,難以發揮整體效能。二是管理體系不健全。企業信息化管理體系不健全,缺乏科學、規范的管理流程和標準,導致信息化管理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要求,難以有效推進和實施。三是部門壁壘嚴重。企業內部部門壁壘嚴重,缺乏有效的協作和溝通機制,導致信息化管理各環節難以有效銜接和協同,難以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四是缺乏評估和反饋機制。企業信息化管理缺乏評估和反饋機制,無法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導致信息化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和有效。
本地企業數字化轉型咨詢、技術服務配套不完善。很多企業在做數字化轉型規劃的時候缺乏專業機構的指導。本地也沒有成熟的咨詢、技術服務商體系,很多外地服務商難以長期駐扎本地,對本地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了解支撐程度有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咨詢服務能力不足。部分本地服務商的數字化轉型咨詢服務能力不足,缺乏經驗和能力,無法解決企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二是技術服務水平不高。部分服務商企業的技術服務水平不高,無法滿足數字化轉型所需的技術支持和維護需求。三是合作伙伴和生態系統的缺乏。本地服務商缺乏與數字化轉型相關的合作伙伴和生態系統,無法獲得足夠的支持和資源。
揚長避短再出發
近年來,我市堅持以數字經濟引領產業轉型,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主線,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努力建設“數字之城”。
作為全省數字經濟先行者,荊門一直行走在當快魚的路上,數字經濟發展質量齊升,在全省排名第二,緊跟武漢。
6月26日至27日,圍繞“融合聚力建生態 數智賦能促轉型”主題,荊門市數字經濟生態聯盟成立大會暨工業互聯網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高端對話活動在荊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在荊門市數字經濟生態聯盟成立大會上,荊門市政府承諾:將全力推動數字賦能,以更大力度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支持互聯網、軟件、科研等數字經濟企業發展壯大,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產業;全力提升基礎設施,加快推動5G網絡、工業互聯網、基礎算力等建設,進一步筑牢數字經濟發展支撐;全力優化營商環境,以一流服務營造數字經濟發展良好生態,讓企業家在荊門放心投資、安心發展、舒心生活。
兌現承諾,必須吹響數字產業集群發展的號角。市經信局聯合調查專班建議:
做好資金保障。對于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的投入成本,進一步研究納入研發費用統計口徑范圍,享受稅前加計扣除政策。促進中小企業、數字化服務商和金融機構等的合作。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支持金融機構結合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融資需求和特點,創新“技改專項貸”“數字化轉型專項貸”等產品,提供能夠覆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全生命周期的特色信貸產品。探索通過工業互聯網對中小企業全流程全周期數據的采集、匯聚、處理、分析,以數據驅動為中小企業提供增信賦信的服務和產品,開展基于實時數據的企業信用精準畫像,智能識別企業運營情況及信用等級,為中小企業提供高效、個性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
做好人才保障。通篇謀劃荊門市數字化、信息化人才發展戰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內培外引。內培主要是充分利用全省高校、職校資源,深化校企合作,加強基礎技能人才訂單式培養,鼓勵本地企業積極聯合高校、職業院校建設實習實訓基地,增強企業與學生之間的“粘性”,實現“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畢業即上崗”。外引主要是探索高端專業人才“柔性引才”模式,推動平臺引才、項目引才、感情引才,打造“人才飛地”,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堅強人才支撐。
提高轉型認識。組織數字化轉型的培訓及活動,提高企業對數字化轉型的概念、方法和路徑的認識和理解。繼續組織專家團隊深入企業工位、產線、車間進行入駐式診斷服務,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把脈問診”,形成數字能力畫像“一企一檔”,促進數字化轉型的規劃、實施、評估,以確保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順利進行。促進企業完善信息化管理體系,建立科學、規范的管理流程和標準,明確信息化管理的職責和要求,強化信息化部門在企業的話語權,建立有效的協作和溝通機制,加強部門之間的合作和協同,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確保信息化管理的推進和實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加強本地配套。依托荊門市數字經濟生態聯盟,開展智改數轉“三五”(五方五進五解)行動,即組織五方(政府、通信、平臺、高校、金融)力量,開展五進(進縣市、進園區、進企業、進工廠、進車間),解決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五難問題(解意、不愿轉,解膽、不敢轉,解智、不會轉,解技、無人轉,解資、無錢轉)。同時,招引具備數字化轉型技術服務的企業,納入荊門數字經濟生態聯盟,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堅持突破行政邊界,堅持產業為導向,堅持強強聯合、優勢互補,荊門數字產業集群發展,正在路上。